肛裂治療/新型肛門減壓手術


肛裂治療

肛裂是一種常見的疾病,可發生於任何年齡層,多耗發於男性,簡單來說,肛裂是在靠近肛門的大腸​​內壁形成的撕裂或開放性潰瘍(潰瘍),最常見的症狀是排便時發生異常的疼痛並伴隨鮮血、血便,不同於肛門膿瘡/瘻管、痔瘡,其主要關鍵在於如同刀割的刺痛,本身並無異物感,急性的肛裂在改善排便習慣或者局部塗抹藥物後便可自然癒合,但如果一旦形成慢性肛裂則可能須要借助手術的治療。

肛裂顧名思義為肛門有裂口,其症狀為肛門齒狀線以下肛管皮膚層裂傷,肛門周遭黏膜或肌肉層的撕裂傷出血,會造成這樣的因素中,比較常見的像是自然產產生的壓力倒置肛裂、大便本身較硬產生的便秘導致摩擦、先天肛門壓力高、肛交與性愛過程,其他比較少見的則是肛門癌、克羅恩氏病、梅毒、結核病、愛滋、皰疹、後天免疫不全症候群等感染疾病亦會造成。

  1. 排便瞬間或肛門收縮時有撕裂痛或者刺痛。
  2. 肛門附近有肉眼可見之缺口、突起或裂痕。
  3. 便便有鮮血或血塊,擦拭肛門有鮮血沾黏。
  4. 排便後,肛門口伴隨著持續性燒灼的疼痛感,也偶有搔癢感。

非手術治療/急性肛裂建議

  1. 外塗硝酸甘油(Rectiv):該藥物可能有助於增加流入肛裂的血流量並促進癒合,還可以幫助鬆弛肛門括約肌。
  2. 局部麻醉乳膏,如利多卡因(Xylocaine),可能有助於緩解疼痛。
  3. A 型肉毒桿菌毒素(Botox)注射,以麻醉肛門括約肌並鬆弛痙攣。
  4. 局部使用鈣通道阻滯劑幫助鬆弛肛門括約肌,這些藥物一般外用於皮膚。
  5. 溫水盆浴(坐浴),每次 10 至 20 分鐘,每天幾次(特別是在排便後可舒緩該區域並幫助放鬆肛門括約肌),這被認為有助於急性肛裂癒合過程。

對於持續超過 6 週且不癒合的肛裂,則被視為慢性肛裂,此時則建議親洽大腸直腸外科進行諮詢與體檢,以討論症狀並確定是否需要手術,大腸直腸外科醫生會先用肛門鏡仔細檢查肛管,一旦確定肛裂,可以通過肛門減壓手術(Lateral internal sphincterotomy)來改善:開放式或封閉式外側內括約肌切開術

開放式切開術Open-Lis:

透過手術,減低括約肌的收縮壓力,從而改善肛裂的問題,較不會造成肛門失禁,外側括約肌切開術是拉開肛裂上的皮層,微創切開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深度,以緩解肛內壓過高的問題,其括約肌使其放鬆,改善血液供應並治癒裂口。

封閉式切開術Close-Lis:

在肛門內括約肌上切開一個切口肛門內括約肌是控制肛門的肌肉環,降低括約肌的痙攣及疼痛感,這有助於緩解壓力並讓肛裂癒合,復發率低也是目前的主流做法。

 無論是【開放式切開術/Open-Lis】、【封閉式切開術/Close-Lis】,這二者都能做到肛門減壓來改善肛裂問題,您的大腸直腸外科醫師將為您找到最佳治療方法並討論手術風險,這兩種類型的手術通常都是當日門診手術便可完成。
透過二極體雷射治療瘻管、透過括約肌肛門減壓來改善肛裂症狀,手術過程由專業大腸直腸外科醫師操作,術後完整一站式治療服務。

瘻管與肛裂耗發可能來自於生活作息與生活習慣、產後與其他疾病所致,有時患者連帶合併痔瘡等症狀結合一站式檢測機制與國際接軌臨床治療經驗由專業醫師團隊把關,快速有效率的解決瘻管/肛裂問題。

肛裂手術後的修復會因患者而異,許多患者隔天就能恢復工作與日常生活,但也有部分可能會經歷48 小時修復過渡期,通常這類型手術很少需要長時間休養請假,通常一周後便可改善,但完整康復到最佳狀態可能需 6-10 週。

 

肛裂手術術前注意事項

  1. 手術前一週應避免服用類固醇激素、阿斯匹林等抗擬血藥物。
  2. 手術前一晚請依據院長指示,使用緩瀉劑或當日早上自行居家浣腸。
  3. 手術需舒眠麻醉,術前請空腹至少 8 小時(含液體類)。
  4. 手術前一晚,可先自行將患部清洗。
  5. 手術前一日,請盡量避免使用辛辣與過多食物。

 

微創雷射消融術後注意事項

  1. 手術後應該多休息,避免激烈運動或重物提起,以免增加手術部位的壓力。
  2. 避免便秘或拉肚子,因為這會增加手術部位的壓力,對傷口的癒合不利。
  3. 飲食應該清淡易消化,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如辣椒、酒精等,以免刺激腸胃。
  4. 手術後肛門內會塞紗布並黏貼膠布,若有便意為正常現象,請勿自行抽出紗布,以免造成出血的危險。
  5. 肛裂手術後6小時即可將您傷口外的紗布取出,並可正常排便及開始溫水坐浴,一天約3~5次,一次5~10分鐘,水溫建議在37~40度C左右。
  6. 保持良好的排便習慣對於促進癒合很重要。喝大量不含咖啡因的液體來保持水分。不要忽視排便的衝動,因為這可能導致便秘。重要的是不要長時間用力或坐在馬桶上,因為這會增加肛管的壓力。
  7. 手術後應定期追蹤醫生,及時了解傷口的癒合情況,如有異常應及時就醫。

 


 

求診客戶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