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躁治療
腸躁治療
大腸激躁症(IBS)是一種影響大腸的胃腸道疾病。它是一組同時出現的腸道症狀,依據羅馬準則(Rome III criteria,2006)所述,每月持續大約三天,持續三個月,並合併以下三項特徵中的兩項以上(排便後症狀得到緩解、有排便頻率之改變、糞便形狀之改變)。
儘管這可能因人而異,同時IBS 雖然不會增加對克羅恩病、潰瘍性結腸炎或結腸癌等嚴重疾病的易感性,但它會擾亂您的活動、中斷您的工作並改變您的生活方式。
患有腸躁症症易出現以下症狀,其中腹脹是共通病徵
- 便秘。
- 爆發性腹瀉。
- 便秘和腹瀉交替出現。
- 下腹部疼痛在飯後加劇,排便後減輕。
- 氣體濃烈。
- 腹脹。
- 大便堅硬。
- 大便鬆散。
- 大便中有粘液。
- 胃灼熱和消化不良。
腸躁症主要可分三種類型,看看您是哪種
- IBS-C – 這是伴有便秘的 IBS::您的大部分糞便都是硬塊狀的。
- IBS-D – 這是伴有腹瀉的 IBS:您的大部分糞便都是鬆散且呈水樣的。
- 混合型腸易激綜合症(IBS-M):這種類型腸躁症在便秘和腹瀉之間交替出現。
患有腸躁症的人,大腸肌肉收縮得更多,這些收縮會導致痙攣和疼痛,引發腸道本身對於刺激的抗性較弱,研究還表明,患有腸易激綜合症的人胃腸道中可能有過多的細菌,從而導致症狀。
IBS 是一種功能性胃腸道 (GI) 疾病,這些病症也稱為腸腦相互作用障礙,與腸道和大腦協同工作的問題有關,這些問題會導致您的消化道非常敏感,它們還會改變腸道肌肉的收縮方式,呈現腹痛、腹瀉、腹脹與便秘等多症狀,因此,要盡量避免刺激腸道,同時找出您的主要刺激過敏來源。
情緒壓力
這被認為是腸躁症的主因之一,主要是腦-腸-微生物組相互作用的綜合疾病模型,它可以解釋排便習慣的改變,導致慢性腹痛、腹脹,因為大腦的刺激影響腸道的運作,因此處於放鬆的環境、適度的運動皆有助於排解情緒壓力,幫助腸道恢復正常蠕動。
刺激/產氣食物
腸躁症患者由於腸道敏感,因此一般會建議避免刺激性食物與過多產氣食物(高FODMAP 飲食),像是酒精、咖啡、麩質食物、乳糖不耐症、加工食品等添加物,都有可能導致腸躁症的耗發。
基因
根據2021年《Nature Genetics》期刊對於IBS的研究發現,腸躁症與情緒和焦慮症之間的遺傳重疊,以及缺乏涉及腸道中特異表達的基因或與其他腸道疾病重疊的信號,研究結果表明,就腸躁症的遺傳風險而言,神經元通路起著主導作用,簡單來說,若是家族長輩中有IBS症狀,您可能也有罹患隱憂。
藥物副作用
IBS 症狀與抗生素、止痛藥、抗抑鬱藥和山梨醇製成的藥物之間存在聯繫。
乳糖
根據2021年《Minerva Gastroenterol (Torino)》期刊研究,大多數初次診斷為 IBS 的患者患有乳糖不耐受,這一診斷使我們能夠採取適當的治療,以改善症狀和生活質量。因此,將 乳糖不耐症納入 IBS 鑑別診斷的病理中具有一定動之指標。
麩質食物
麩質是一種存在於大麥、黑麥和小麥穀物中的蛋白質複合物,也是麵包、穀物以及將其作為食品添加劑的產品中的常見成分,國外主流研究認為麩質食物可能導致IBS的惡化,但這還需要更進一步的確認。
酒精
酒精是一種已知的消化系統刺激物。對於腸躁症等慢性消化系統疾病的人而言是相當刺激腸道的成分,大量飲酒會對消化系統器官和整個消化道的組織內壁造成嚴重損害,在小腸中,酒精會減少營養物質的吸收,尤其是碳水化合物的吸收不良,可能會導致脹氣和腹瀉問題,因為這些物質會與大腸中的細菌相互作用。
低FODMAP飲食(低腹鳴飲食)被認為可通過降低 FODMAP 對胃腸道的影響來減輕胃腸道症狀,進而減少腸躁症症狀,所謂的FODMAP 是高度可發酵的短鏈碳水化合物,在胃腸道中吸收不良,並且充當滲透活性溶質,將水吸入腸腔,腸腔內過多的水分可能會導致腸壁平滑肌痙攣,如果多餘的水分沒有重新吸收到體內,可能會導致腹瀉。
當未吸收的短鏈碳水化合物達到大腸中,它們被胃腸道細菌代謝和發酵,產生氣體,產生的氣體可能會進一步拉伸胃腸壁,從而引發腹脹、痙攣和疼痛。
低 FODMAP 飲食應避免哪些食物
低FODMAP 飲食中應避免的食物包括大多數水果和蔬菜、乳糖乳製品、穀物、豆類和豆類。
- 水果類:杏子、櫻桃、芒果、油桃、桃子、李子、蘋果、梨、西瓜和荔枝等核果類水果的 FODMAP 含量很高。
- 蔬菜:朝鮮薊、蘆筍、甜菜、高麗菜、球芽甘藍、花椰菜、大蒜、洋蔥、青椒和甜玉米。
- 乳糖:牛奶、酸奶、冰淇淋中的乳糖含量很高,部分乳糖不耐症患者也須注意。
- 糖類:蜂蜜、龍舌蘭和山人造甜味劑(如,山梨糖醇)可能含有不易吸收的糖醇,也應該避免。
- 麩質:小麥、大麥、黑麥等穀物以及大多數豆類和堅果。
日常換解腸躁症的一些建議
雖然低 FODMAP 飲食可能有助於改善 IBS 症狀,但長期遵循低 FODMAP 飲食可能會損害腸道微生物群,由於低 FODMAP 飲食涉及消除許多食物,因此個人可能需要尋求專業的大腸直腸外科醫生或營養師的指導,以避免不必要的過度限制。
- 在飲食中添加可溶性纖維,全穀物、水果和蔬菜等食物都是不錯的選擇,女性的理想纖維攝入量是每天 25 克,男性每天的理想纖維攝入量是 38 克。
- 不要同時吃冷熱食物,例如冰水和滾燙的燉菜。
- 減少吸菸。
- 不要嚼口香糖。
- 每天適度運動30分鐘。
- 減少酒精。
- 減少食物和飲料中含有咖啡因的比例,如濃茶與黑咖啡。
- 減少無糖甜味劑。
- 減少辛辣的食物。
- 每天喝足夠的水。
- 少食多餐,而不是三餐大餐,也不要飲食時間不正常。
- 進食過程中咀嚼久一點。
腸躁症雖然病徵不嚴重,但許多人真的被脹氣所苦,最根本的治療方式便是從飲食中著手,低腹鳴飲食雖然好,但也不應該是全避免食用,而是應該要觀察,哪種類型的食物更容易讓您產生腸躁症與腸道不舒服感,進而減少食用的次數與頻率。
痔瘡怎麼治療
長期便秘的確可能導致痔瘡生成的可能,雖然痔瘡生成的原因眾多,但便秘與痔瘡二者幾乎密不可分,便秘不僅僅可能導致痔瘡,若本身罹患痔瘡亦有機會加速便秘,點我了解更多【痔瘡怎麼治療】。